欢迎来到好培训网!

咨询热线

位置:北京好培训网 > 北京学历提升 > 北京在职教育 > 北京在职考研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应用与心理健康在职考

授课机构:北京唯学教育

地址:中关村大街59号

网报价格:¥电询

课程原价:¥电询

咨询热线:

课程详情 机构简介 机构地址 预约试听

关键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应用与心理健康在职考研培训课程哪家好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应用与心理健康在职考研培训课程多少钱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应用与心理健康在职考研培训课程电话地址

课程详情

重要通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更改为"在职研修课程班",我院社会心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也正式更名为“社会心理学专业在职研修课程班”!

★国内更早开展社会心理学教学科研的机构★我校心理学系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

★可以免费参加我系国内外知名心理学家系列讲座

关注内心健康,打开心灵之窗!中国历经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今天作为一个正处在上升中的大国。共议心理学与中国发展,号召国人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去关注国家发展与社会的建设。心理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就是思维判断和决策(生活中需要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地方远远多于我们的想象!)心理学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十年基础”、“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的阶段性目标已圆满实现,并已成功开启“十年腾飞”、建设世界出色大学的新阶段。目前,心理学系的师资队伍梯队合理,专业突出,重于实践,服务社会,该专业是心理学科类各专业均由国内知名的教授主持教学及研究,在社会工作的各领域取得卓越成果,获得各方大力支持,形成良好广泛的社会认知,其中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备受关注。

为适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素质,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在北京举办社会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应用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在职研课程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以培养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心理专业人才为目标。广泛了解心理科学和相关学科知识,熟练掌握心理学科基本研究方法,重点掌握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技能,形成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成为社会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和心理科学研究工作者,以及在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工作的培训师、心理咨询师、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设置

1、心理学进展 2、心理学理论体系

3、社会心理学理论与进展 4、心理学研究方法

5、高级心理统计6、研究规范与论文写作

7、决策与认知8、社会性发展

9、情绪与动机10、人格心理学

11、本土心理学12、进化心理学

13、群体心理学14、网络心理学专题

15、自然辩证法概论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7、专业外语18、情绪心理学前沿

19、心理实验技术 20、心理咨询、治疗理论与技术

注明:课程设置以当年研究生教学计划为标准。

报名条件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要求具备本科的学士;

2、不具备上述条件者,报名放宽到具有专科学历。



教学方法学制:2年。研修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上课时间为周六、日或其它业余时间。为学员指定教材,规定必读及参考书目,以利于自学。每门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核。


收费标准在职研修班学费24000元,书费、资料费、结业证书工本费自理。学费一次性交清;正式开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学习,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费。


报名手续(1)填写在职研报名登记表;

(2)交验本人更后学历证书、和学士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3)交同一底板(非红底)二寸照片2张,一寸照片4张。



资格审查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资格审核。



授课地点于中国人民大学校本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进行授课。



教学方法研修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发给学员讲授大纲或材料;规定必读及参考书目,以利于自学。每门必修课撰写一篇课程论文或两篇读书心得。

培养方式

1、学制:课程研修班学制两年,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考试:国家统考每年一次,学校题库考试每年两次,学院非题库考试随堂考。

3、考试资格:学士学位满三年后,可申请办理考试资格卡;符合条件可申请参加全国统考,通过考试后获得本专业相关证书。

4、上课时间:周末班每月隔周周末上课,周六、日连续。


北京唯学教育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卓绝所新型正规大学。知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校长为陈雨露教授。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guojia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从1950年至今,guojia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目前学校是guojia“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3个学院、14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77个(包括自主设置的40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119个(包括自主设置的39个的博士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


学校拥有8个guojia重点一级学科,8个guojia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卓绝;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5个guojia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卓绝;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guojia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在连续十四届全国百篇杰出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8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杰出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卓绝。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卓绝,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卓绝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截至2012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92人,其中教授565人,副教授682人。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8人荣获guojia“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43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卓绝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更多的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知名学者黄达、戴逸、罗国杰、黄顺基、王思治、卫兴华、胡钧、周升业、陈共、周诚、严瑞珍、高铭暄、许崇德、孙国华、王作富、刘佩弦、许征帆、庄福龄、何沁、高放、方汉奇、蓝鸿文、甘惜分、李占祥、赵履宽、李文海、邬沧萍、陈先达、夏甄陶、方立天、张立文、钟宇人、郑杭生、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学术精湛、锐意创新,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其中10人入选“千人计划”项目,4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项目,11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7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被评为guojia级教学名师,20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guojia级人选,1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7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4969人,其中本科生11577人,硕士研究生7879人,博士生3390人,外国留学生总人数1829人,外国留学生中攻读学位的有1425,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此外,学校还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生2812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8717人,网络教育注册生47074人。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杰出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0多万名高水平的杰出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卓越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声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优质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shijie、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guojia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民大学已有许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杨凤城等教授9人10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是参加学者更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guojia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guojia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74项,guojia社科基金项目、guojia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万余项,共获得经费16亿余元,其中guojia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卓绝位。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2001、2002、2003年均居全国第二,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连续八年保持全国卓绝。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卓绝大学等53个guojia和地区的202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截至2012年12月底,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3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6家,美洲5家,非洲1家,亚洲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shijie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等12位国际知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知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shijie银行优质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知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等67位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共有藏书426.4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18133GB,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更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卓绝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01-2005年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杰出组织单位”、“北京奥运培训杰出组织奖”和“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十年基础”、“固本强基、重塑形象”的阶段性目标已圆满实现,并已成功开启“十年腾飞”、建设shijie出色大学的新阶段。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贯彻“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学科国际性提升、学校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shijie出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名称:北京唯学教育

    固定电话:

    授课地址:中关村大街59号 免费参观